close

  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道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5日發表題為《軍方航天飛機計劃關註未來超音速飛行》的文章稱,科研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新型無人駕駛軍事航天飛機,以將小型衛星送入軌道,並用作未來主義超音速飛行器的試驗台。
  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是負責研發新型軍事技術的政府機構。它15日宣佈,它最新的高技術項目——“試驗性航天飛機”(XS-1)項目——正在取得進展。
  DARPA已經向三家企業提供了資金,以研發一種可重覆使用的無人駕駛太空飛行器。這三家企業分別是波音公司,馬斯滕航天系統公司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
  DARPA戰術技術處的項目經理傑斯·斯波納布爾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很想看看它們的初步設計如何讓太空飛行變成尋常事,以及這種能力帶來的所有軍事、民用和商業方面的可能好處。”
  DARPA設想一種由幾個不同部件或階段構成的航天飛機,用來在不同海拔履行特定的功能。DARPA的官員說,這種飛行器的第一階段應該在到達軌道前超過5倍於音速的速度。
  一旦這種可重覆使用的第一部件到達它的最高海拔,它將能在返回地球之前釋放小型衛星等其他一些部件進入太空。
  DARPA為這種飛行器設計過程中會出現的重要發展階段列了一張表,包括以下內容:
  實現10天飛行10次的能力;至少有一次速度達到音速的10倍;將一個小型有效載荷送入軌道。
  如果DARPA的航天飛機計劃獲得成功,人們可能生產出一種新型無人駕駛軌道飛行器。空軍已經擁有兩架X-37B航天飛機,其中一架已經圍繞地球運行500多天。
  然而,DARPA航天飛機項目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減少同這種高技術飛行器有關的研發和運作成本。該機構的目標之一是用不到500萬美元向太空發射一個相對較小的物體,例如一個1360至2270公斤重的小型衛星。
  DARPA研發具備超常技術能力飛行器的工作不局限於XS-1項目。該機構最近還同包括波音公司等4家企業簽訂合同,為其垂直起降(VTOL)飛機項目研發一種試驗性無人駕駛飛行器。
  顧名思義,VTOL項目旨在研發一種能垂直起飛和著陸的飛機。這種飛機將有著更強的翱翔能力,並能達到每小時740公里的飛行速度。
  除了試驗性飛行器項目,DARPA還致力於研發超音速技術中使用的新材料。前幾日它宣佈,它將加快一個名為MDP的材料研發項目的進度。它的目標是,將研發和測試新材料所花的時間,從平均10年減少到平均2.5年。
  DARPA說,加快進度後的MDP計劃,首先要測試的是一個可用來為超音速飛行器建造空氣動力學外殼的平臺。DARPA說,為這些未來主義飛行器研發的材料必須能夠經受住超過1000攝氏度的高溫,這一溫度足以熔化鋼鐵。
  【延伸閱讀】
  新型戰機多年前輪轉彎虛警問題近期徹底解決
  2014-07-16 07:35: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殲10戰機
  2014年4月28日,註定是一個讓中航工業南京機電人不能忘懷的日子。這一天,某型飛機前輪轉彎控制裝置創下了故障件零庫存的紀錄,標志著困擾南京機電多年的前輪轉彎控制系統虛警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該產品自裝機起就顯示了其良好的操控性能,為飛行員在地面靈活駕馭戰鷹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為後續戰機繼續使用該方法控制飛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受到了空軍地空勤人員的稱贊。該產品於上世紀90年代末裝機試飛成功,為國家填補了該項目的空白。
  找準焦點
  隨著新機交付部隊速度的加快,機群數量增多,裝備地域不斷擴大及裝備部隊訓練強度的加大,該控制盒在外場使用中陸續暴露出了一些技術質量問題。飛機在地面時常出現虛警問題,一直困擾著設計人員。隨著故障的顯現,控制盒返回南京機電維修的數量越積越多,解決控制裝置在機上的虛警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
  南京機電和軍代表室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召開了專題質量分析會,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多次前往部隊查找問題、制訂技術性能指標內控範圍,將器件送第三方做失效分析,進行內廠排故試驗等,積極與主機廠溝通。為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南京機電成立了由空海軍代表、相關部門領導、技術專家及質控人員和機關管理人員組成的專項攻關小組。
  該攻關小組按照職能和分工開展工作,與主機廠等單位進行接口技術協調溝通,進行了大量設計驗算、試驗和分析,分別形成了3個階段性總結報告,對前階段的工作進行小結,將試驗的第一手數據、初步分析、改進措施和驗證的情況,提供給主機廠和軍方。
  經過大家的努力,許多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唯獨某型號故障遲遲不能消失,控制盒故障件還是因虛警問題返回南京機電。
  根據各線部隊報故情況,時任主管設計員袁峰受命到主機廠跟飛,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與部隊官兵進行使用溝通,持續觀察飛機啟動的各種狀況。但此時的飛機不知是因為“懼怕”專家的到來還是其他原因,故障遲遲沒有復現。而此時,南線部隊又傳來控制裝置報故,袁峰又立刻趕到那裡進行跟飛排故。到達機場後,他首先對故障件在機上報故的時機進行把握,與部隊官兵進行細緻溝通,並帶著故障件返回南京機電,與南京機電部領導召開了專家專題分析會。全體攻關組成員經過多次不同時間段的模擬測試和艱苦攻關,最終找到了問題所在,並及時修改了設計方案。這個困擾南京機電多時的問題終於有了準確的定位。
  抓住時機
  在內場的定位不能代表外場的狀況,必須到外場進行有效的驗證,才能說明改進的有效性。為此,南京機電上下齊動員。時任產品主管設計胡曉悅用最短時間完成了改進電路的設計,提出了新器件的申請,物資處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器件的採購,製造管理部用最短的時間保證機加件的提供,故障產品的改進在一氣呵成中順利完成。
  空軍代表與主管設計師帶著改進後的產品到某部隊進行機上驗證,將原報故最頻繁的飛機和改進後的原故障件裝於飛機上,反覆進行啟動、通電、電源切換,故障再沒有復現,經初步驗證問題的解決是有效的。最終,部隊經過了數十架次飛行,未發生一起虛警報故,改進被最終確認為合理有效。回到南京機電後,攻關組又召開專題討論會,對該問題進行了集中研討,對後續設計怎樣避免類似問題重覆出現提出了許多可行的意見和建議。
  成功突圍
  根據計劃,物資供應處按要求訂購了電子元器件,機電部立刻分批投入產品的改製工作。為加快改裝進程,南京機電領導進行全面協調,保證該項產品優先安排。機電部利用現有人員,在完成批產任務的同時,安排產品改裝組件的生產。設計人員和加工人員加班加點趕進程,他們相互配合,有機穿插,在第一時間完成產品的裝配、調試、試驗工作,確保了返修產品及時交付。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南京機電終於全部完成了返修產品的交付。截至目前,凡是統一技術狀態的產品沒有出現一起虛警報故,徹底解決了該問題對南京機電的困擾,成功實現了產品“突圍”。
  【延伸閱讀】
  美新型無人直升機選定飛控系統 未來可軍用
  2014-07-14 16:36:00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洛馬公司臭鼬工廠設計師為無人貨運直升機尋找導航系統,該機未來可用於軍事。他們最終決定從北大西洋工業公司(NAI)採購該系統。
  洛馬選擇NAI公司嵌入式導航系統用於其承擔的DARPA“可重構嵌入式航空系統”(ARES)垂直起降(VTOL)演示驗證項目。ARES項目目前進入最後階段,該階段是發展無人垂直起降飛機,實現運輸軍用物資、士兵和其它重要的軍用載荷到道路崎嶇和危險的區域。洛馬工程師設計ARES飛機擁有動力系統、燃油系統、數字飛控系統以及遠程指揮和控制界面。雙傾斜涵道風扇提供有效的懸停和著陸能力,並且可快速變形為高速巡航飛行狀態。
  NAI 專家正研究使用公司貨架產品SIU6底板,來滿足ARES項目全機管理計算機(VMC)和執行器單元(AIU)需求。基於NAI客戶標準架構平臺,SIU6底板擁有基於Power PC處理器的6U VME單板計算機和多功能I/O板。NAI人員稱:“作為ARES導航系統的部分,SIU6傳感器界面單元允許洛馬將特殊功能模塊填充各個板卡。該模塊架構通過低功耗、高密度模塊的組合,提供10種不同或相同功能。這些功能包括:可編程分立器件、模擬I/O(A/D,D/A以及RTD )、通信(RS-232/422/485 以及ARINC-429)、LVDT測量、RVDT模擬以及LVDT/RVDT交流勵磁。SIU6包括自動背景的內置測試(BIT)系統,該系統可以實時檢測每個通道的狀態。
  NAI嵌入式計算組件使ARES無人機管理計算機具備三冗餘。全機管理計算機控制各執行器和各種I/O實現先進自動飛行控制。全機管理計算機與接口器單元進行通訊。驅動器接口單元在系統中通過兩個執行器單元實現冗餘。(王鵬)
  【延伸閱讀】
  印度海軍接收新型國產驅逐艦和護衛艦首艦(圖)
  2014-07-14 09:24: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印度“加爾各答”號驅逐艦
  印度“卡莫爾塔”號護衛艦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7月10日、12日,印度海軍相繼從該國國營船廠中接收了兩型新型艦艇的首制艦,分別是P15A型驅逐艦首制艦“加爾各答”號與P28型反潛輕護艦首制艦“卡莫爾塔”號,因此本周也被印度國內著名防務媒體Livefistdefence稱為“印度艦船工業的超級星期”。
  “加爾各答”號驅逐艦在完成交付驗收測試(DAT)後於7月10日正式交付印度海軍,並將在本月內於孟買正式服役。該艦原定於2010年交付,但由於技術原因一再推遲。該型驅逐艦是印度首級由國內船廠設計建造的具備一定防空能力的大型驅逐艦,因此被稱為“印度神盾艦”,備受關註。該艦採用大量西方設計理念,外型與俄制艦艇有明顯區別,但其配備的“巴拉克”-8遠程防空導彈尚在以色列處於研製過程中,所以該艦處於“有盾無彈”的尷尬局面。印度海軍計劃裝備3艘P15A型驅逐艦。
  “卡莫爾塔”號反潛輕護艦於7月12日正式交付印度海軍,下月將在維沙卡帕特南正式服役。“卡莫爾塔”號於2006年11月20日鋪設龍骨,2010年4月19日下水,其長110米,排水量3400噸,最高航速25節,配有13名長官和176名水手。印度海軍計劃裝備3艘P15A型驅逐艦。印度海軍計劃裝備4艘P28型反潛輕護艦。
  【延伸閱讀】
  外媒:俄羅斯“安加拉”新型火箭試射成功
  2014-07-11 14:05:19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俄“安加拉”新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瞬間
  參考消息網7月11日報道 俄塔社7月9日援引俄羅斯國防部新聞信息局的通報稱,“安加拉-1.22pp”新型運載火箭7月9日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首次發射成功。
  莫斯科時間16時(格林尼治時間12時),火箭按計劃發射升空。16時02分,季托夫航天試飛中心的儀器成功追蹤到運載火箭。
  國防部通報稱:“發射4分鐘後,在巴倫支海南部上空的指定地區,即空天防禦部隊航天指揮局地面自動化指揮系統的無線電可見區內,火箭完成了一級分離和頂部整流罩剝離。”
  16時08分,二級主發動機按計劃關閉。發射21分鐘後,載有模擬有效負載的第二級火箭準確落入距發射場5700公裡外的遠東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指定區域。
  俄防長紹伊古向總統普京彙報火箭首發成功。普京當日向設計師、工程師及參與火箭試射準備工作的所有人員表示祝賀。普京著重指出,這是多年來首次研發出能將1.5-35噸重的貨物送上軌道的多用途運載火箭。
  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稱“安加拉”的此次發射為重大勝利。他在社交網站上寫道:“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安加拉’發射成功對於我國當前的火箭航天工業是多麼重要。”羅戈津認為,要使俄羅斯的“驕傲”即航天領域走出危機,必須一如既往、堅定不移地前進,“只有這樣,才能消除自卑,並擺脫多年來火箭發射事故頻發的陰影”。
  “安加拉”火箭是自謝爾蓋·科羅廖夫於1966年逝世後俄研發的首枚民用火箭。“質子”火箭開始試驗時,這位著名的設計師仍然在世,而“聯盟”號系列運載火箭則是對科羅廖夫所研發的R-7洲際彈道導彈加以深度改進的成果。20年來,“安加拉”項目的投入超過1000億盧布(約30億美元)。
  “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包括多種型號。俄羅斯聯邦航天署負責人奧斯塔片科表示,“安加拉-A5”重型火箭的發射時間仍是2014年12月。奧斯塔片科見證了本次火箭發射的全過程。2018年,位於阿穆爾州的東方港發射場將實施“安加拉”火箭的首次載人發射。東方港發射場目前仍在建設之中。
  俄國防部表示,“安加拉”系列火箭不會使用各類庚基有毒燃料,此舉將大幅提高火箭的環境安全指數。
  英國《衛報》網站7月9日發表題為《俄羅斯試射蘇聯時代結束以來首枚新太空火箭》的報道,內容如下:
  7月9日,俄羅斯宣佈它的“安加拉”新型運載火箭首次試射成功。之前,該火箭在俄羅斯北部的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升空。
  6月,電腦故障迫使俄羅斯聯邦航天署中止了原定的首次試射。那次試射本來由俄總統普京坐鎮監督,並通過國家電視臺實況轉播。
  俄負責國防工業事務的副總理羅戈津7月11日在推特上慶祝這次試射取得成功。晚些時候,俄電視臺播放了發射鏡頭。
  “安加拉”的名字來自西伯利亞的一條河。它是俄羅斯首個後蘇聯時代火箭。設計這種運載火箭是為了減少俄羅斯對其他前蘇聯國家所提供部件和設施的依賴。
  這枚“安加拉”火箭是根據模塊化設計來建造的,這樣就能根據有效載荷對它進行改裝。例如,可以給該火箭增加更多推進器,以便將大約7.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軌道。
  這種火箭基於一種“通用火箭模塊”。該模塊靠燃燒煤油和液態氧的單個引擎提供動力。
  7月9日試射的是該火箭的一個定製版本——“安加拉-1.22pp”輕型運載火箭。它長40米,重180噸。它將為該火箭的首次軌道試飛掃清道路。
  最簡單配置的“安加拉”火箭能將約4噸重的載荷送入軌道。
  俄羅斯希望,“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能有好的表現,從而取代目前使用的其他火箭。
  【延伸閱讀】
  外媒:美國新組部隊將啟用最新型兩棲攻擊艦
  2014-07-10 14:30: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
  參考消息網7月10日報道 美國《星條旗報》網站7月8日發表題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和船員將登上新型兩棲攻擊艦》的報道,作者為詹妮弗·哈拉德。報道稱,此次出發跟其他大多數海軍陸戰隊的部署一樣:身穿迷彩服的青年男女拎著巨大的海軍旅行袋,在黑暗的停車場上一邊抽著煙,給愛人發短信,一邊等著坐巴士前往機場。
  7日晚上離開彭德爾頓營的70名海軍陸戰隊員和水手將前往密西西比,在那裡加入近200多名成員的專用海軍陸戰隊陸空特遣部隊,登上海軍最新軍艦,在南美各地開始為期兩個月之旅。
  這艘艦隻被命名為“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它將是海軍首艘“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
  LHA-6兩棲攻擊艦將取代美國“佩萊利烏”號兩棲登陸艦,成為遠征打擊群的旗艦,並會運載一支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不過,雖然其他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通常用兩棲登陸艦和飛機上岸,但是在“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的設計中,沒有井型甲板,這意味著為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MV-22“魚鷹”偏轉旋翼運輸機和航空燃油留出了空間,但沒有給兩棲突擊車和其他登陸艇留出地方。
  不過美國海軍陸戰隊說,這艘艦隻首先一定要到達它在聖迭戈的母港,但是它的艦體太大,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
  專用海軍陸戰隊陸空特遣部隊指揮官喬治·哈塞爾廷中校表示,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支援這艘艦從船廠安全到達聖迭戈。一路上,海軍陸戰隊將在幾個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停留,與伙伴國的軍隊舉行訓練演習和其他活動。
  哈塞爾廷說,這支部隊的海軍陸戰隊員將與伙伴國分享武術訓練、射擊技能、急救、通信、戰術決策和其他技能,其中一些伙伴國擁有行之有效的軍隊,具備數十年打擊恐怖主義的經驗。
  雖然大多數海軍陸戰隊部隊在部署之前,都要經過6至8個月的訓練,但專用海軍陸戰隊陸空特遣部隊在半年前還不存在。這支部隊是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組建起來的,一些海軍陸戰隊員僅在部署前幾周才知道此事。
  這支部隊的副官、第一中尉克裡斯塔·波特洛特是6月9日進入這支部隊的。他說,就在出發前幾天,他們還在拉新人加入指揮部。
  這支部隊的指揮人員中,大約70%來自總部位於彭德爾頓基地的第一偵察營,包括哈塞爾廷。來自第13作戰後勤營的海軍陸戰隊員組成後勤機構,第一輕型裝甲偵察營是地面作戰元素,少數“魚鷹”和來自北卡羅來納州基地的負責支援的海軍陸戰隊將構成航空元素。
  波特洛特說,這支部隊組建神速,“但的確非常棒”。  (原標題:美研發新型無人駕駛軍事航天飛機 可重覆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c60rccs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